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被誉为“现代行政学的开创者”是著名的行政学家
A.达顿
B.康伯
C.施泰因
D.佩恩
2.||||是使教育管理活动合法化的一个要紧职能。
A.计划职能
B.监督职能
C.经营职能
D.法治职能
3.教育管理活动需要科学地组织和调动教育系统内外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向前进步。这是指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中的
A.方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4.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不包含
A.合法性原则
B.越权无效原则
C.行政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5.教育预测成败的重点是
A.选取适合的预测办法
B.明确预测目的
C.判断预测成就
D.论证
6.依据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人口等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区域、部门教育进步的总体预测,包含教育规范、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进步的速度和规模等,这种教育预测被叫做
A.单一法教育预测
B.宏观教育预测
C.微观教育预测
D.单对象教育预测
7.通过对很多数据进行统计剖析,探寻出变量之间的某种统计规律性,并用回归方程加以描述的一种预测办法,被叫做
A.回归预测法
B.马尔科夫预测法
C.德尔菲预测法
D.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8.将教育规划分为婴幼儿教育进步规划、初等教育规划、中等教育进步规划和高等教育进步规划的依据是
A.教育层次
B.教育种类
C.教育范围
D.教育时间长短
9.在教育体制中,||||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基础,是教育管理体制直接运作的对象。
A.学校教育体制
B.教育规范
C.教育机构
D.教育管理体制
10.在教学的各阶段及各环节中,对学生阶段性的进步给予的评价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内差异评价
11.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教育规范是
A.微观规范
B.宏观规范
C.中观规范
D.中观和宏观规范
12.国内教育行政体制要处置的关系不包含
A.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B.中央办学与地方办学的关系
C.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D.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13.教育测量的基本特点是
A.边缘化
B.规范化
C.有效化
D.数目化
14.德育环境的构成包含两大多数,主要指
A.德育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B.德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C.德育的文化环境和精神环境
D.德育的设施环境和精神环境
15.好了解教育经费的用法是不是科学、合理,收入支出科目和程序是不是符合有关规定的教育财务行政基本规范是
A.审计规范
B.决算规范
C.预算规范
D.会计规范
16.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计划、审计、评估、监督等方法,或有限的教育经费科学合理用,发挥最大效益,这体现了教育财务行政的
A.配置教育资源职能
B.改变教育投资效益职能
C.筹备教育经费职能
D.调配教育资源职能
17.国内筹备教育经费的主要途径是
A.征收教育费附加
B.筹资办学
C.国家教育财政拨款
D.金融、信贷方法的运用
18.教育行政信息处置的正确程序是
A.采集—加工一传递一贮存
B.采集—贮存一传递一加工
C.加工—传递—采集—贮存
D.贮存·一加工一传递一采集
19.围绕国家、省市、区域指定教育进步的规划而进行的咨询是
A.专业咨询
B.管理咨询
C.情报咨询
D.综合咨询
20.国内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
A.实行组织机构
B.决策组织机构
C.咨询组织机构
D.监督反馈组织机构
21.教育机构中的推行机构主如果指
A.各级各类学校
B.学校内部管理机构
C.外部管理部门
D.政策拟定部门
22.教育领导艺术的“三技”指观念技术、操作技术和
A.经验技术
B.人文技术
C.领导技术
D.用人技术
23.目的管理理论和办法源自控制论、行为科学理论的指导和
A.行为论
B.科学论
C.责任论
D.系统论
24.学校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决定性原因是
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教学任务
25.教育领导班子结构中具备各类专长的成员的配备组合是
A.专业结构
B.智能结构
C.个性结构
D.常识结构
2、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教育预测
27.教育管理原则
28.教育行政执法
29.教育评价
3、简答卷: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德育管理的激起鼓励法的基本需要。
31.教育经费筹备的规则有什么?
32.简述学校管理过程计划环节有哪些用途。
33.简述选取适合预测办法时需要考虑的原因。
34.简述教育人事行政的原则。
35.简述教育行政机构管理的内容。
4、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怎么样提升教育行政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37.结合实质谈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
5、案例剖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王校长调到某县农村中学刚三个月。一天,他刚听完课回到办公室,初中三年级物理骨干教师刘老师进去了,他说来这所学校已经五年了,学校条件差,没奖金和福利。结婚已四年,没住房,孩子没办法入托,不少本校的年轻教师已改行或进城自谋出路。他请求校长给他安排个简单的工作,边教学边办调动。王校长听后心头一震,转而诚恳地说:“你能把心里话讲出来,我非常感激,我知道你,工作吃苦耐劳,不辞劳苦。自从你教初中三年级以来,教学大有长进,非常受学生欢迎。只不过学校经费紧张,多年来欠老师的太多,才迫使有的老师调走了。在我任职的五年里,假如我不把学校面貌改变,我就自动下台,调动的事情你去办,我不阻拦你。”从这次谈话之后,刘老师和王校长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刘老师常常与王校长交流,从不缺课,把初中三年级的复习工作抓得有条不紊。刘老师提出学校的院墙、玻璃、值班室的卫生、打印机等各种问题,王校长听后均给予解决,学校的面貌发生了非常大改变。中考后,王校长告诉刘老师有35人考上了县示范高中,还问刘老师的调动事宜,是不是需要帮助。刘老师非常内疚,告诉王校长不走了,继续好好干工作。
请回答以下问题:
刘老师想要流动,是不是合理?教师流动的形式有什么?
在案例中,教师流动是什么原因什么?
请从宏观政策和学校管理的角度,怎么样看待和解决教师流动问题?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C2.D3.C4.C5.A
6.B7.A8.A9.A10.B
11.B12.D13.D14.B15.A
16.B17.C18.A19.D20.B
21.A22.B23.D24.B25.A
2、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
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进步的规律,借助科学预测的原理和办法,对将来教育进步的前景做出推断的活动。
27.
教育管理原则:是管理教育活动所需要遵循的准则和基本需要。
28.
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员工,在现实日常推行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员工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29.
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在系统采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3、简答卷: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
物质勉励和精神勉励相结合:(2分)
内在勉励与外在勉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1分)
目的设置与满足需要相结合。(1分)
31.
国家教育财政拨款:
征收教育费附加;学校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1分)
企事业办学投资和捐资助学。(1分)
金融、信贷方法的运用。(1分)
32.
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安排,合理配置现有些管理资源:(2分)
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决策;(1分)
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选择有效的学校管理办法;(1分)
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形成检查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分)
33.
教育预测的任务和目的;(2分)
各教育预测办法的优点和局限;(1分)
教育预测职员的水平:(1分)
教育预测所需时间、资料、财力的情况。因事择人原则;任人唯贤原则;论功行赏原则;(1分)
合理流动原则。空间管理:环境管理:(1分)
文书管理(1分)
机构职员的工作管理。(2分)
4、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
教育行政信息的交流对于教育行政活动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想对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打造起高高效的信息交流体系,以便全方位、准时、准确的学会有关教育活动所发生的变化,准时做出相应的决策。从国内目前教育行政组织的体系看,要提升行政信息交流的有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分)
第一,大力精简机构,减去非必须的环节:(2分)
第二,要有确定的交流途径,(2分)
第,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确定不同内容信息的传递范围。(2分)
(论述2分)
37.
学生是学校的基础,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怎么样培养学生,把学生培培养哪种人这一中心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好坏和成败,是衡量学校整个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要紧标志。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分)
打造和完善学生管理的组织系统,加大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2分)
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2分)
(论述2分)
5、案例剖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
合理。合理流动是指在国家人事政策的指导下,人才本身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双向选择,达成人才服务的部门的转移。合理流动分为自然流动和组织调动两种形式。
教师流动是什么原因:
一是外部原因。市场经济为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可能性。
二是内在缘由。教师需要的满足、自我价值的达成是教师流动的内在动力。(4分)
对策:
一是要打造和健全留人机制,达成出色教师的个人价值;
二是要打造和健全待遇留人机制,达成出色教师的个人回报;
三是要打造和健全感情留人机制,打造学校亲和的文化环境。(5分)
(本题回答可以不完全拘泥于参考答案要素,看法正确,有论有据,或某一方面回答特别出色,都可以酌情给分,直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