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策略(试行)(征求建议稿)为贯彻国家招生考试规范改革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山东教育厅关于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规范的指导建议》(鲁教基发[2015]2号)及《德州教育局关于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德教基字〔2016〕4号),现就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拟定政策、策略如下。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考试对象。(1)我市常住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可考试报名户籍所在县市区或学籍学校所在县市区的普高。在我市同意完义务教育的非德州户籍学生(含随迁子女),可考试报名学籍所在县市区的普高。(2)已在高中阶段学校注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严禁报名参加中考(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审核把关工作);初中应届毕业生方可考试报名34院校;考试报名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考生可依据招生专业介绍跨县市区报名。(3)我市在校生可由毕业学校集体办理报名手续;其他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就读地考试报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普高(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报名时须提供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及个人申请书),所用名字、身份证号需要与户籍一致。回原籍参加考试职员,需由区县教育局审核把关后,大全造册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户口簿与身份证信息不同的,须到派出所确认出标准信息,并由派出所出具证明。涉嫌伪造考试报名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考生报名及录取资格,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职员责任。(4)无普通初中学籍或非在校在读学生(学籍为休学状况)不能考试报名。(二)考试考哪几科及需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分为考试考哪几科和考查科目。1、考试考哪几科。
2015级(初中三年级)考试考哪几科包含语文(含传统文化)、数学、外语(含听力)、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含安全知识)、历史、体育、信息技术、理化实验操作技能10科。
2016级(初中二年级)考试考哪几科为地理、生物、生物实验操作技能(2015级考生可申请参加地理、生物学科重考,取最好等级计入中考)。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满分各150分,体育满分为30分,其他学科满分各100分。我市2015级已参加生物、地理考试的跨县市转学学生,其生物、地理学科成绩等级纳入当地县市区考生进行核算(转入中心城区学校的在德城、运河、经济三区考生中核算)。市外考生转入我市,需随转入学校考生参加当年生物、地理考试并核定等级,原转出学校考试成绩(等级)不予认定。自2018年开始,凡转学学生(含市外转入)需随转入学校初中二年级考生参加当年生物、地理考试,原转出学校考试成绩(等级)不予认定。2、考查科目:考查科目包含综合素质评价、音乐、美术、社会实践,考查使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三)考试时间1、文化课考试。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和阅卷,县市区教育局具体组织考试。
2.非文化课考试。体育、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由市教育局统一拟定政策、标准,县市区教育局具体组织推行。信息技术考试时间由市招考办确定;体育考试于2018年5月中下旬完成,2015级(初中三年级)理化实验技能测试于2018年5月中下旬完成,2016级(初中二年级)生物实验技能测试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考试时间具体另文下达。(四)考试成绩。1.考试考哪几科。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学科成绩用原始分数呈现,以原始分数形式计入中考;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含安全知识)、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学科使用分数表达,等级呈现,按既定等级划分原则确定等级计入中考。等级划分原则。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含安全知识)、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学科等各科均设A、B、C、D、E五个等级,得分为满分的90%(含)以上为A等,90%以下至80%(含)之间为B等,80%以下至70%(含)之间为C等,70%以下至60%(含)之间为D等,不足60%为E等。假如按分数划定,致使A等不足考生总量的15%、B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C等不足考生总量的30%、D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时,则分别按考试总人数的15%、20%、30%、20%的比率划定;如超越上述比率则按实质人数划定,超出的部分从E等中扣减,但A等最多低于20%,B等最多低于25%。考生可通过在线查询系统或考试报名学校在线查询本人学业考试成绩(语数外体学科查看结果为分数,其他学科查看结果为等级),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任何形式,依据考试成绩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编排名次或公布名次。2.考查科目。音乐、美术、社会实践分为合格不合格。(五)考试工作安排1.报名工作安排。
3月中旬,市教育局从基础教育管理平台导出信息,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初中学校填考试报名生志愿等信息(自2018年起,全市学籍管理平台于每年7月1日后停止初三转学审批,特殊状况由县区教育局根据学籍管理规定申报市教育局)。对学生信息存在问题的,各初中学校需要准时报县市区教育局通过平台予以更正,以免影响高中学籍注册。2.考试知识点考场安排。县市区教育局将报名库大全、审核后,于4月1近日将报名库与考场编排需要报市教育局;编排结束后,由县市区制作准考证,分发到各初中学校。文化课考试考试知识点应设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条件较好的高、初中学校,有条件的设在标准化考场,做到考试全程录像。每考场安排30名考生,2名监考员(尽可能安排高中教师,不足时应优先考虑安排小学教师);各考试知识点依据状况安排若干流动监考员和员工。不能安排初中教师为本校学生监考,也不能安排考生在原就读学校考试。每县市区考试知识点主考需要为考试报名学校的高中校长或副校长,副主考由县市区教育局安排。(七)经费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成本要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能向学生收取任何成本。2、综合素质评价(一)评价组织。各县市区组织初中学校对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采取等级描述性评价的方法呈现,评价结果用A、B、C、D的形式表达,A不能超越20%,B不能超越30%,其中D等为不合格等级;各县市区将最后评价结果经学生本人及父母签字确认并公示后,于4月20近日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二)结果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科考试成绩可等值对待。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需满足考试报名学校的录取等级需要;评价结果为A的考生,同分数状况下可优先录取;未达到所考试报名学校指定科目等级的考生,但其综合素质评价总评等级达到B级及以上,经招生学校赞同,可在学校需要的等级基础上适合减少等级。评价结果为D的考生,原则上不拥有普高报名条件。3、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一)招生计划编制。各普高学校严格按标准班额所能提供学位数申报招生计划,并于3月15近日经各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后,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批。普通中专和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由职成教科审批,3月底一同发布。招生计划一经审定,不能擅自变更。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三二连读高职、五年制高职高师的招生计划,待教育厅下达后,由市招考办另行公布。(二)招生志愿填报。1.学校类别。招生学校分为三类:即,普高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技工学校);高职类学校(含34和23、32、五年一贯制等)。2.志愿填报。县市区教育局、学校为学生提供考生中考报名表,并集中组织报名。报名表设置普高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技工学校)两类学校。考生在每类学校可分别填报1|2个志愿,考生注意分类填写。考生及父母需要在报名表的规定地方签字,并认真填写优先录取类别代码(普高学校代码:
1;中等专业学校代码:2),确定普高和中等专业两类学校的优先录取顺序。高职类学校(含34和23、32、五年一贯制等),将依据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告,组织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