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体育

2023年四川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复习(10)

来源:www.zjyku.com 2025-08-21

中考体育

2023年四川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态度

1、概念: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筹备状况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筹备状况,而不是实质反应本身;

②态度决定个体是不是想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3、态度的结构

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品德

1、概念: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肯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2、实质:

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质,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需要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具备相对稳定性;

③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要紧标志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实质相同、结构一致

2、不同:

①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

第二节初中生品德进步的基本特点

品德进步的阶段理论

1、道德进步阶段论

①10岁以前,他律道德

②10岁将来,自律道德

2、道德进步阶段论柯尔伯格美国

三水平六阶段:

①前风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②风俗水平:寻求认同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③后风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常见伦理取向阶段

初中生品德进步的基本特点

1、伦理道德进步具备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越来越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健全

2、品德进步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进步具备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进步趋向成熟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依从→认可→内化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第四节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好的榜样

3、借助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

5、给予适合的奖励与惩罚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南宁自学考试专科能在学信网查到吗?
  • 南宁自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
  • 梅州自考考试前筹备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体育]深圳光明公办中小学20

[中考体育]2021上半年甘肃自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