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报考 中招考试

湖南自学考试生态经济学(二)05979课程考试概要

来源:www.yosvu.com 2025-07-04

中考中招考试

加入【湖南自学考试交流群】免费领取咨询考试报名策略

湖南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概要

课程名字:生态经济学(二)

课程代码:05979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

1、课程性质与特征

生态经济学(二)是高等教育自考现代园艺(本科)专业的选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常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生态经济学是 20世纪 60年代由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有机结合形成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现代科学的进步,出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合流的一体化趋势,生态经济学就是这种趋势的产物,生态经济学,既不完全以经济系统本身为对象,又不同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般经济学。它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把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揭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进步规律。具体而言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技术系统为方法,人类活动为中心,围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进步的关系为主题,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行为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具备整体系统性、综合性、协调性、策略性、持续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2、课程目的与基本需要

(1)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可以学会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即通过对生态经济中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同时研究经济系统中经济再生产有哪些用途机理和运动规律,探索持续提升人类社会进步的渠道,并用于具体指导经济进步。

(2)基本需要:本大纲的课程基本需要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的而确定。课程基本需要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对基本内容学会的程度。考核内容中的考核要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考核能力层次、课程考核要点是高等教育自考考核的主要内容。

3、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二)在现代园艺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基础课程,与本专业其他很多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譬如《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设施工程技术》、《园艺商品贮藏保鲜及加工学》等。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的


第一章 导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当今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其产生的害处,理解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进步关系及可持续进步对于生态经济学有哪些用途,知道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进步。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紧急的生态危机(一般)

理解:当今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其产生的害处

(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进步(次重点)识记:生态经济学的意思

理解:(1)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及进步;(2)生态经济学的进步动态

应用:(1)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进步的关系;(2)可持续进步对于生态经济学有哪些用途

第二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础内容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理解生态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办法,熟知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特征,知道生态经济学及其他有关学科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学科体系及特征(次重点)

识记:(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2)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3)生态经济学的特征

理解: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矛盾

(二)生态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一般)

理解:(1)生态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传统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比较

(三)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办法(次重点)识记:衡量可持续进步的指标

理解:(1)生态经济的定性研究办法;(2)生态经济的定量研究办法;(3)生态经济系统整理模型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办法

第三章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理论核心,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生态经济学的其他有关理论。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学基本理论(一般)

理解:(1)生态学基本原理;(2)生态学理论核心

(二)经济学基本理论(一般)识记:产权的意思

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

(三)生态经济学其他有关理论(次重点)

理解:(1)系统论;(2)协同演进范式;(3)生态限度与人类经济规模;(4)替代性与互补性;(5)熵与节省型经济;(6)环境伦理学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理解生态经济系统定义、环境价值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能量及能量的流动和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知道能值的定义及其理论。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经济系统(次重点)

识记:(1)生态系统的定义;(2)经济系统的定义;(3)生态经济系统的意思;(4)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理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2)经济系统的功能

(二)生态经济学的价值原理(重点)识记:环境价值的意思

理解:环境价值理论的进展应用:生态价值理论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循环原理(重点)

理解:(1)物质的无限循环原理;(2)熵值最小原理;(3)资源循环;(4)能源循环

应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物流循环及其渠道

(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重点)

识记:(1)能量的概念;(2)能量流的定义;(3)内能流的意思;(4)耗散结构的意思

理解: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

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投入与产出平衡

(五)能值理论(重点)

识记:(1)能值的定义;(2)能值原理理解:能值剖析理论

应用:主要能值剖析指标及其计算办法

第五章 生态经济学的核算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生态经济学的评价原理与办法,学会绿色 GDP定义及核算办法、生态足迹及测算办法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及其基本办法。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经济学的评价原理与评价办法(次重点)

识记:(1)生态经济学的评价原理;(2)生态经济学的评价办法

(二)绿色 GDP理论及核算(重点)

识记:(1)绿色 GDP的概念;(2)绿色 GDP的内涵

理解:(1)绿色 GDP理论的提出;(2)绿色 GDP与 GDP的差别;(3)绿色 GDP核算体系的优势

应用:绿色 GDP的计算办法

(三)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重点)

识记:(1)物质减量的意思;(2)生态包袱的定义;(3)环境承载力的定义;(4)环境空间的定义;(5)生态足迹的定义;(6)生态赤字的定义

理解:(1)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进步;(2)环境空间与社会消费;(3)生态足迹测算的局限性

应用:生态足迹的计算办法

(四)生命周期评价(重点)

识记: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理解: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产生与进步应用:生命周期评价办法

第六章 生态补偿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理解生态补偿的定义、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外部性的定义,学会生态服务的产权与价值,熟知生态补偿的买卖方法,知道清洗进步机制项目。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经济与生态补偿(次重点)识记:生态补偿的定义

理解:生态补偿涉及范围

(二)生态补偿的理论首要条件(重点)

识记:(1)生态商品的意思;(2)外部性的意思

理解:(1)生态商品的性质;(2)生态商品的公共性质产生外部性;(3)付费方法可以减弱生态物品的外部性;(4)区际间的生态外部性问题

应用:市场在自行处置生态商品及服务供应求购问题时的缺点

(三)生态服务产权及价值理论(重点)

理解:(1)生态商品的保护和合理开发的任务势必由政府来完成;(2)生态服务价值需要量化评估;(3)达成地区间生态的有效补偿的条件;

(4)内部化办法之一——规范方法;(5)内部化办法之二——准市场方法;(6)价格方法相对于规范方法的优势

应用: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渠道

(四)生态补偿实践与模式(重点)识记:清洗进步机制的意思

理解:(1)依据生态补偿主导者不同可以将生态补偿方法划分为国际组织主导型、国家里央政府主导型、地区主导型和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2)依据生态补偿买卖方法不同可以将生态补偿方法划分为财政性补偿、打造信贷补偿额度、国际贸易补偿和直接补偿;(3)依据生态补偿支付原则不同可以将生态补偿方法划分为污染者付费和受益者付费;(4)国际上生态补偿的一同特征;(5)生态补偿达成需要的基础首要条件

应用: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模式

第七章 循环经济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循环经济的起源,学会循环经济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循环经济的进步层次,知道国内进步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将来趋势。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循环经济概述(次重点)

识记:(1)循环经济的定义;(2)循环经济的特点

理解:(1)循环经济的起源;(2)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次重点)识记:循环经济的“3R”原则

理解:对“3R”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进步循环经济的层次(重点)

识记:(1)绿色管理的定义;(2)绿色管理包括的内容;(3)清洗生产的意思;(4)清洗生产的内容;(5)生态工业园的意思;(6)生态工业园的种类;(7)生态城市的定义;(8)生态城市的特点;(9)循环型社会的定义;(10)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目的和基本需要

理解:(1)循环经济在微观企业层面上的进步模式;(2)清洗生产的范例;(3)循环经济在中观企业群落层面上的进步模式;(4)生态工业园区的范例;(5)生态城市的范例;(6)循环经济在宏观社会层面上的进步模式;(7)国际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典型范例

应用:(1)进步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2)国内进步循环经济的手段

第八章 生态产业研究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学会生态产业的定义和内涵,生态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基本原则,生态工业的定义和设计原则,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界定原则和特点,理解生态产业的原理,熟知生态产业的分类,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典型生态工业模式和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知道生态4、第五产业。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产业概述(次重点)

识记:(1)生态产业的定义和内涵;(2)生态产业的原理理解:生态产业的分类

(二)生态第一产业(重点)

识记:(1)生态农业的内涵;(2)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3)庭院经济的意思;(4)生态省建设的内涵

理解:(1)种养殖业复合系统;(2)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3)种加复合模式;(4)地区生态建设

应用: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三)生态第二产业(重点)

识记:(1)生态工业的定义;(2)生态工业的设计原则

理解:(1)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2)产业间共生模式;(3)以矿业为龙头的共生模式

应用:典型的生态工业模式

(四)生态第三产业(重点)

识记:(1)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2)生态旅游的界定原则;(3)生态旅游的特点

理解:(1)社区参与模式;(2)环境教育模式;(3)生态环境补偿模式应用: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

(五)生态4、第五产业(次重点)

识记:(1)生态第四产业的范围;(2)生态第五产业的范围理解:(1)商品生态设计;(2)生态卫生

第九章 低碳经济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和进步经历,熟知进步低碳经济的内涵、特点和意义,比较进步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进步政策,学会碳计量的基本办法。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次重点)

理解:(1)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3)应付全球气候变化的实践

(二)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重点)

识记:(1)低碳经济的内涵;(2)低碳经济的特点

理解:(1)生态足迹理论;(2)“脱钩”理论;(3)库兹涅茨曲线;(4)“城市矿山”理论

应用:进步低碳经济的意义

(三)碳排放的计量(重点)

理解:(1)碳的存量;(2)碳排放;(3)排放源界定;(4)CO2排放量计算;

(5)活动水平数据采集与处置具体办法

应用:(1)碳计量办法;(2)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办法

(四)低碳经济政策(次重点)

识记:联合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关规定

理解:(1)英国进步低碳经济的政策法案和渠道;(2)美国进步低碳经济的政策法案和渠道;(3)日本进步低碳经济的政策法案和渠道;(4)澳大利亚进步低碳经济的政策法案和渠道;(5)欧盟进步低碳经济的政策法案和渠道;(6)韩国进步低碳经济的政策法案和渠道;(7)进步中国家的低碳进步思路

应用:(1)世界低碳经济转型的主要政策手段;(2)中国进步低碳经济的有关政策

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进步管理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知道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理解可持续进步理念及其管理,全球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的近况及发展势头。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经济本钱效益剖析(一般)

识记:(1)生物多样性的意思;(2)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经济评估办法;(4)可持续进步的概念;(5)“可持续进步”的原则

理解:(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4)景观多样性;(5)经济可持续进步的内涵

应用: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进步管理

(二)可持续进步管理(次重点)

识记:(1)可持续进步管理的概念;(2)可持续进步管理理念;(3)可持续进步管理的特点;(4)可持续进步管理构成要点;(5)可持续进步管理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理解:联合国可持续进步指标体系

(三)可持续进步管理的方法和方法(次重点)

识记:(1)可持续进步管理的方法;(2)可持续进步管理的方法应用:无

第十一章 生态经济政策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学会生态经济政策的意思,国内生态经济政策体系的构建,知道发达国家进步生态经济的政策体系,国内推进生态经济的政策法规。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生态经济政策的概述(重点)

识记:(1)生态经济政策的意思;(2)生态经济政策的分类

(二)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政策(次重点)

理解:发达国家进步生态经济的政策体系

应用:发达国家进步生态经济政策对国内的启示

(三)国内生态经济政策体系的构建(重点)

识记:(1)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的意思;(2)政策革新的内容

理解:(1)借助市场的政策;(2)创建市场的政策;(3)规章规范与控制方法;(4)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应用:国内生态经济政策体系包括的内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推行需要

1、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的中,根据“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需要。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需要打造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了解有关的名词、定义、常识的意思,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需要。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方位把握基本定义、基本原理、基本办法,能学会有关定义、原理、办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定义、基本原理、基本办法联系学过的多个要点剖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质问题,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2、教程

1.指定教程

傅国华,许能锐主编,生态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年版

2.参考教程

(美)戴利等著,金志农等译,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达利,(美)柯布著,王俊、韩冬筠译,21 世纪生态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张震、李长胜编著,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肖良武,蔡锦松主编,生态经济学课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自学办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程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要点及对要点的能力层次需要和考核目的,以便在阅读教程时做到心中有数,有些放矢。

2.阅读教程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要点,对基本定义需要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需要彻底弄清,对基本办法需要结实学会。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考虑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程中的基本定义、原理、办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升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合的辅导训练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常识,培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升能力的要紧环节,在做训练之前,应认真阅读教程,按考核目的所需要的不同层次,学会教程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对所学常识进行适当的回顾与发挥,重视理论联系实质和具体问题具体剖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有关要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4、对社会助学的需要

1.应熟悉考试概要对课程提出的总需要和各章的要点。

2.应学会各要点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要点的考核目的。

3.辅导时,应以考试概要为依据,指定的教程为基础,不要随便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付学习技巧进行指导,宜倡导认真阅读教程,刻苦钻研教程,主动争取帮助,依赖自己学通的办法。

5.辅导时,应该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掌握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擅长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知道考试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每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困难程度的考试试题。

5、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的都是考试内容。考试试题覆盖到章,适合突出重点。

2.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考试试题比率大致是:识记为 30%、理解为 40%、 应用为 30%。

3.考试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率为2:3:3:2。

4.每份试题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率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一般占 10%。

5.考试试题种类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释说明题、简答卷、论述题。

6.考试使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分钟,使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6、题型示例(样题)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并将“答卷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是生态经济学定性研究办法的是

A.可持续进步的定量衡量 B.系统综合法C.生态经济的整理模型 D.条件价值评估法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并将“答卷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不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循环经济的“3R”原则包含

A.减量化原则 B.再借助原则 C.绿色原则 D.低碳原则E.再循环原则

3、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生态商品及服务存在 的特征。

4、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生态经济学

5、简答卷(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简述生态经济系统的意思及特点。

6、论述题 (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国内要进步循环经济可采取什么模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湖南考试院最新公告为准!

点击进入湖南自考培训报名网址

湖南自考生态经济学(二)05979课程考试大纲

欢迎加入【湖南自学考试交流群】一块学习交流!群内有专业【招生老师】为大伙解惑答疑!快来一块学习进步吧!


以上就是关于《湖南自学考试生态经济学(二)05979课程考试概要》的全部内容,想知道更多湖南自学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学考试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学考试网助学报名网址》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烟台自学考试教程多长时间改版一次?
  • 河南自学考试教程语言学概论
  • 湖南自学考试生态经济学(二)05979课程考试概要

[中考中招考试]湖南自学考试地区经济

[中考中招考试]天津自学考试02652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