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和内容
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考专升本学段同学必学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是公共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今天(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到今天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进步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忙学生知道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共,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知道三个领会)。
课程所用教程
1、本课程所用的教程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同名教程(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本教程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立至当今近60年获得辉煌收获的历史。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明确,能够帮助同学对课程的把握和认知。
2、本教程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需要学生全方位阅读本教程。
3、本课程串讲以考试概要和本教程为依据,需要学生在全方位阅读理解教程的基础上,根据串讲需要,对所讲问题作适合记背。
本课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分×30(道题)=30分
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
简 答 题:6分× 5(道题)=30分
论 述 题:
10分×2(道题)=20分
串讲的目的
1、本课程串讲旨在帮助应考学生在全方位阅读教程的基础上,从逻辑入手,以问题为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定义、基本看法和基本理论。
2、本课程串讲旨在帮助应考学生(尤其是未收看本课程精讲内容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帮助同学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应考。
3、本课程串讲试图引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以后正确地察看和考虑各种问题提供办法论引导。
串讲方法(即要点怎么样讲授)
1、以章为单位串讲。
2、将每章中的要点归类为基本定义和判断简答卷和论述题三方面问题进行解说辅导。通常而言,基本定义和判断是应付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考试试题部分):简答卷和论述题则是应付考卷中的简答卷和论述题(即主观考试试题部分)。
3、三种问题从内容上会有适合的交叉和包括,同学须融会贯通理解。
4、本串讲对基本定义和判断题不作全部解说,仅选择一部分作说明,简答卷和论述题只能讲授答卷的思路和要素。须由学生结合全部文字内容作深入理解。
本章重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征、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征、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3、中国人民分侵略斗争失败是什么原因和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提示
注意比较封建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