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剖析

来源:www.lzchgt.com 2025-08-19

中考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10月12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什么地方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课文剖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理。元丰六年10月12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开心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看上去跌宕起伏。作者或许在想:到底与哪个一块赏月,才不致辜负这样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哪个又能与我一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漫步,该是怎么样一种心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何夜无月?什么地方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生活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热点专题

  • 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河北承德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河北邢台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中考语文]2022年新疆阿克苏中考

[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阅读必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