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奕群)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生推行“两免一补”政策打折,不少在汕外来工子女纷纷返回原籍念书,外来生源开始出现短缺,当地生源渐渐成为民办学校争取的对象。为招纳优质生源,市区民办学校也纷纷在提升教学水平、突出办学特点等方面出奇招,精心塑造特点教学的“金字招牌”。
居住在汕樟立交附近的小王在今年初中考试中获得258分的好成绩,并在金平区电脑派位中分到广厦新城的一所中学就读。但,父母王先生由于住所距离学校较远感到担心。日前,王先生在阅读金平区教育局的各学校招生简章时,他无意中获悉市区春苗学校招收小班制初中班,被深深打动,现在已与校方获得联系。据悉,春苗学校是我市一家有十三年办学历史的民办学校。针对市区公办学校优质学位较为紧张情况,该校依赖自己较强的实力,调整了招生定位,探索推行非财政资金扩充优质师资,推出半封闭式的“小班制”教学模式,提升今年初中新生的入学门槛,小学应届毕业生中考总成绩需要在260分以上并经面试合格方可录取。校长郑绪荣表示,实行小班制的教育,初中一年级级每班低于36人,便于因地制宜,同时提供不收费的家教式夜修辅导,目的是以优质的学位来招收优质的生源。
靠提升教学水平来塑造品牌吸引生源,并达成向高档教育转型,成为今年我市多数规模较大民办学校的一同做法。在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一些民校则通过革新勉励机制,使不同档次的出色生都可以得到在学费上的打折待遇。据市区的端然学校负责人介绍,在该学校初中部念书的学生,期末考试总分比期中考试提升十分以上的,学校都在原来的收费上进行减免。
因为今年潮阳实验学校高考考试成绩在全市排名前列,进一步增强了民校特点办学的信心和决心。现在,汕头中心城区有民办学校30多所。在优胜劣汰的办学过程中,他们都朝着提升教学水平、铸造自己品牌的方向进步,成为我市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