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未到,中考招生的“生源争夺战”已然先行。
4月4日和4月24日,本报两篇新闻调查详细披露了张家口中考试前夕的“恶性生源大战”。日前,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反击好生源的贫富不均,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另一种中考怪近况―――“限报”,限制学生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
-调查地址:石家庄平山县
-调查人:本报记者 王小波
-调查时间:4月9日-4月14日
-调查事件:
“平山县为了留住好的生源,在中考报名中限制学生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本报记者接到平山县部分学生父母的举报。
是确有其事还是父母误解?
近年来,“生源争夺战”在部分区域愈演愈烈。当然,作为学校可以各显神通,只不过千万不要委屈了满怀梦想的孩子们。
平山县中考报名工作安排。王小波/摄
A. 大家只不过需要一个起跑资格
“我如何才能为孩子报上市属示范性高中?”
平山县城的侯先生一家近期愁眉苦脸,眼瞅着孩子小辛(化名)要中考了,小辛却不可以填报自己心仪的重点高中。
小辛在平山县城一所中学上初中三年级,前些天学校组织学生填报中考志愿,小辛被告知,由于成绩排名靠后,他不可以填报市属示范性高中。
根据今年平山县中考报名工作安排,平山县中考考生分为几个类别,分别是市属示范性高中类、综合类、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
既然让填志愿,志愿为什么不可以随意填?
“我从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亲戚那里打听到的消息是,上面给每所初中都分配了市属示范性中学的报名指标,小辛所在的中学共分得41个指标。这所学校有10个初中毕业班,其中快班两个,每一个快班各分得15个名额,另外11个名额被分到别处。据了解是用来照顾老师子女和关系户的。”侯先生说。
去年年底的期末考试过后,学校就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综合排名,小辛在其所在的快班里未能进入前15名,因此没能报上市属示范性高中。
“不少同学和我一样,都想报重点,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老师在班上说:‘想报重点高中的站起来!’几乎所有些同学都站起来了。”小辛说,“大家只不过需要一个起跑资格。”
看着郁郁寡欢的小辛,侯先生不可以理解,为何要用一两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划定考生志愿呢?这是比一考定终身更坏的“土政策”。
“既然是‘志愿’,就不应限制学生考试报名的自由。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哪个能一定我的孩子就考不上市属示范性高中?”眼瞅着中考临近,小辛还没有报上市属示范性高中,侯先生心里暗暗着急。
侯先生屡次找到学校都被告知,名额是上面定的,镇中41个,外国语中学先是52个后又增加到120个,每个学校都有名额,不可以突破。无奈之下,侯先生被迫求助媒体。
B. 哪个限制了学生们的考试报名自由?
那样,到底是哪个限制了学生们的考试报名自由呢?
记者在平山县采访时,几位学校负责人都矢口不承认有如此的考试报名限制名额的说法,“他想考试报名大家如何会限制呢?”
不过当记者追问一些欲言又止的学生时,身后总有人赶来,学生们见状也总是是一哄而散。
虽然不承认有限制考试报名的做法,但一些老师也告诉记者:“不少学生报了也是白报,考上的可能性为零。大家会劝说一些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不要报了。”
平山县去年被市属示范性高中录取的考生有71人,前年为58人,今年共计有6800名考生,录取比率可谓百里挑一。
老师们说,从去年开始,有一种传言在平山县的学生父母中间颇为时尚。由于市属示范性高中类考生的阅卷工作是在石家庄进行,综合类阅卷工作则由平山县来组织。于是传言说,在石家庄判卷比平山县判卷松一些,由于市里阅卷的有大学老师,所以把握的尺度宽松一些,分数会常见偏高。于是,一些父母都盲目地让孩子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
学生是不是被限报呢?
“县里刚开始可能有这个意思。”平山县教育局一些员工表示,“不过,目前都放开了报。”
为何会有这个意思呢?他们讲解说,市属示范性高中类考生的考试知识点在平山县城。对那些没多大把握考上市属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县城考试涉及到吃住等问题,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有这个考虑可能也是为了学生着想。假如限制,可能是个别学校在这么做,目前有574人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这个人数与周围县市相比应该是比较高的,可见大家没限制。”教育局的员工如此讲解。
“依据以往的经验,那些平常考试排名靠后的学生,要真能考上可称作奇迹。因此,大家会反复劝说他们不要报了,没实质成效嘛。实在劝说无效的,最后也让报。今年大家学校就有七八个学生,多次劝说无效,最后报了市属示范性高中。”一位乡镇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
父母告诉记者,报志愿是学生我们的权利,为何要老师来反复劝说呢?难道真是急父母之所急?如此劝说会让孩子们的心灵受伤。
不过,一些父母在听到老师的劝说后就打消了让孩子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的念头,然而也有例外。
在归途中,记者又接到侯先生打来的电话,他异常烦恼地告诉记者,小辛还是没报上市属示范性高中。
C. 限报祸起生源争夺?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之所以限报市属示范性高中,一是涉及到经费问题,更要紧的还是为了把好的生源留在平山。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每名中考考生要交纳45元的报名考务费。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的考生,他们的试题在石家庄判,这笔经费就转移到石家庄,其余考生的考务费和试题都留在平山县。
平山县教育局不承认了多留经费一说,“这笔成本是省市物价部门核收的,经费都用在考务上,在哪儿都一样。”
对于生源争夺一说,平山教育界未置可否。
“可能有这个原因吧。”当地教育系统的人说。
“在哪儿上高中,都是大家平山出的人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口头上如此表示,但对于生源问题,平山教育界并不掩饰其担心。
“各地的高中都到大家这里来抢学生,压得大家的高中不可以了。”平山县某中学一位领导对记者坦承近年来日益紧迫的生源危机。
这位老师介绍说,以前,他们的高中在十里八乡有肯定知名度,这几年每况愈下,都是外地学校和私立学校来抢生源惹的祸。
根据这位老师的说法,平山县的最高学府是平山中学,他所在的学校则属“第二批”,没角逐之前,一般年份他们的分数线比平山中学低20分-30分。但这几年,鹿泉一中、无极师范高中,还有石家庄内的部分高中都到平山来抢学生。平山中学的录取线一降再降,他们更是陷入了无米之炊的境地。
“目前大家是撑一天算一天了,基本上有学生想上大家就录。去年大家招生的原则是,只须过了313分的建档线大家就录,你想想,中考总分是790分,一名考生才考300多分,313分能做什么?把老师们累死也非常难把他们送进大学。”
对于本校的生源衰竭,该校一些老师觉得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但平山中学就不同了,它是平山县的脸面,代表了平山县的教育水平。近几年伴随生源很多流失,平山中学日子非常艰难,连续几年高考考试不太理想,去年还算很好,一本上了46个。县里或许会想一些方法来扶持它。”
一位老师举例说,今年平山县的中考报名安排就有如此一条:“依据今年的中考政策,平山中学在公助生招生计划内招收部分分配生,但凡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的考生,不按分配生录取。”
“这显然是吸引考生的一个保护性手段。”这位老师说。
平山县教育局一些员工表示,这几年其他县市到平山来招生,对平山县的高中教育干扰非常厉害。
“依据省市文件,外县市不能跨区招生,本县学生考试报名市属示范性高中和本县中学。大家还专门发过文件,不让外县市的高中到大家县各初中去张贴招生广告。”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韩国堂说。
但如此做的成效并不明显。
平山县一些乡镇中学老师说,外县高中动作非常快,他们飞速地拉出平山中考的考生成绩单,那些考分高而又没能进入市属示范性高中的学生成了香饽饽,他们有不少方法和优厚条件把这类学生挖走。
平山当地也在想方法多留点“火种”。一些老师觉得,在这种背景下,不难理解“石家庄阅卷松、平山阅卷严”的传言。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目前不少家庭条件好了,有送孩子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求学的经济实力,想颁布个什么政策留生源恐怕行不通。”当地一位教育界人士无奈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