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语文

2025中考语文重点要点+答卷要素:修辞手法有哪些用途

来源:www.jrmzp.com 2025-04-28

中考语文

修辞手法有哪些用途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2.借代:A引人联想;B形象突出、特征鲜明、生动;C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3.比拟:A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B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C感情强烈,引起共鸣。4.夸张:A突出本质、特点,引人联想;B烘托氛围,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C感情强烈,引起共鸣。5.对偶:A便于吟诵,易于记忆;B表意凝练,抒情酣畅;C对比强烈,褒贬分明。6.排比:A句式整齐,步伐匀称;B文章贯通,语势强劲;C集中内容,加重感情;D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7.设问:A提醒注意,引起考虑;B突出内容,变化波澜;C承上启下的过渡用途;D增强说服力和表达成效。8.反问:A强化语气,强调内容;B增强表达成效,表达强烈感情;C引起考虑,余音回荡。9.反复:A写景抒情感染力强;B承上启下,层次明确;C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10.起兴:A渲染氛围,定下感情基调;B统摄全诗,引出故事;C激起读者想象;D化实为虚,形象生动。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热点专题

  • 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河北承德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2年河北邢台中考语文考试真题(已公布)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语文仿句大

[中考语文]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