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生网为考生采集整理了“00469教育学原理自考学习资料:班级管理“以供考生们复习用。自学考试教程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有关常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试知识点进行复习即可。
班级管理
九章(一节)班级管理概述
1班级管理的意思、功能(用途)?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根据肯定的原则和具体需要,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达成各种一同目的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本目的:是达成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方位的进步。功能(用途):(1)提升学习效率,达成教学目的;(2)保持班级秩序,形成好班风;(3)训练学生能力,提升自治水平。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用途?
(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的、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九章(二节)班级管理的过程和原则
1、拟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步骤?
(1)明确教育目的的需要,认识组织拓展班级活动的意义;(2)剖析班级状况,学会学生身心进步特点,知道学生的需要;(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拟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5)将比较健全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2、班级管理的定义及其原则?
含义:是依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拟定的,班主任在拓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需要。原则:(1)科学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自觉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
九章(三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集体的特点与用途
特点:是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有意识创建的并具备积极推动作用的集体。(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的;(2)完善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规范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好的班风。用途:(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各部分的基本需要?如何培养和打造好的班集体?
(一)确立明确的奋斗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的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是班主任及班级有关成员依据教育目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进步水平一同拟定的班集体经过努力而达成的预期进步结果。基本需要:(1)要将最近目的、中期目的和远期目的结合起来;(2)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3)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一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进步目的;(4)班集体的奋斗目的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质状况。(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主任及班集体核心;基本需要:(1)班主任要擅长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2)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用法与培养结合起来。(三)形成好班风;基本需要:(1)确立班风目的;(2)培养正确舆论;(3)强化行为练习;(4)加大榜样示范。(四)完善班级规章规范;基本需要:(1)认真讨论,科学合理;(2)严肃慎重,相对稳定;(3)反复学习,坚决实行;(4)教育为主,不断健全。(五)加大班级常规管理;基本需要:(1)完善班级规章规范;(2)打造组织体系;(3)坚持一贯。(六)加大非正式群体教育;基本需要:(1)班主任要知道非正式组织的特征;(2)认识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用途;(3)加大教育和引导。(七)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需要:(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需要;(2)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3)注意形式的适龄化;(4)力争把活动的拓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3、主题班会的形式与组织?
(1)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就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2)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含确定主题、精心筹备、具体推行、成效深化等几个阶段。(3)组织主题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注意:主题不可以过杂,要有些放矢;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4》、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推行管理的方法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规范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5》班集体需要拥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明确的目的;(2)肯定的组织结构;(3)肯定的一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环境。
《6》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办法?
(1)知道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