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生网为考生采集整理了“00041基础会计学自考学习资料:复式记账原理“以供考生们复习用。自学考试教程每隔几年都会更新、变动,但有关常识大体不变,考生们抓住考试知识点进行复习即可。
复式记账原理
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概述
复式记账法。它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的同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办法。(包含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特征:
(1)因为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依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能够知道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点的增减变动全方位系统地知道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因为复式记账法需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1、概述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点增减变动状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点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其结果可用会计等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成本=收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
资产+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贯穿借贷记账法的一直:
1、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点之间的数目平衡关系。
2、各会计要点增减变化的相互关系。
3、会计等式有关原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会计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3、记账符号“借”“贷”
4、账户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降低额。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降低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三)成本类账户
借方记录成本的增加额,贷方记录成本转出并抵消收入(降低)的降低额。
(四)收入类账户
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额,借方记录收入转出额(降低额)
“借”字表示:资产的增加、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降低,收入的转出。
“贷”字表示:资产的降低、成本的转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
5、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剖析经济业务涉及什么账户并确定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2)剖析经济业务影响会计要点的变化是增加还是降低。
(3)将账户的性质和结构与发生的经济业务对应起来,确定应记录的方向。
(4)确定金额。
6、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根据记账规则的需要,通过大全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1)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借方账户余额=贷方账户余额
(2)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3)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第三节账户按作用与功效和结构分类
账户的作用是指通过账户的记录可以提供什么核算指标,也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才能获得各种必要的核算指标,也就是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内容、余额的方向及其表示的内容。
分为:盘存账户、资本账户、结算账户、期间账户、本钱计算账户、计价对比账户、账务成就账户、调整账户八类
1、盘存账户
盘存账户是核算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结存状况的账户。账户余额总在借方
盘存账户有“原材料”“库存产品”“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账户
2、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是核算和监督获得资本及提取资金的变动及实有状况的账户。账户余额总在贷方
资本账户有“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账户。
3、结算账户
结算账户是核算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结算状况的账户。
(一)债权结算账户
债权结算账户是专门核算和监督企业同每个债务单位或个人之间结算业务的账户。账户余额一般在借方
债权结算账户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
(二)债务结算账户
债务结算账户是专门核算和监督企业同每个债权单位或个人之间结算业务的账户。账户余额一般在贷方
债务结算账户有“短期借款”“应对账款”“应对职工薪资”“应将税费”“应对股利”“预收账款”“其他应对款”等
(三)债权债务结算账户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核算和监督企业与某一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和债务往来结算业务的账户。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特征:
(1)账户余额可能在借方也会在贷方。
(2)需依据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方向剖析判断账户的性质。
(3)账户的余额是借贷方相抵后的差额。
4、期间账户
期间账户是归集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成本的账户。分期间收入账户和期间成本账户
(一)期间收入账户
期间收入账户是专门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收入的账户。期末转入“本年收益”,一般没余额
期间收入账户有“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
(二)期间成本账户
期间成本账户是专门归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的账户。期末转入“本年收益”,一般没余额
期间成本账户有“主营业务本钱”“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成本”等账户
5、本钱计算账户
本钱计算账户是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发生的全部成本,并据此计算该阶段每个本钱计算对象实质本钱的账户。账户余额在借方
本钱计算账户有“在途物资”“生产本钱”等账户
6、计价对比账户
计价对比账户是对某项经济业务按两种不一样的计价方法进行核算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就的账户。有“本年收益”账户
7、账务成就账户
账务成就账户是计算并确定企业在肯定时期(年、季、月)内全部经营活动最后成就的账户。主要有“本年收益”账户
8、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是为调整某个账户的余额,以表示被调整账户的实质余额而开设的账户。
(一)抵减账户。又称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质余额的账户
(二)附加账户。是用来拉架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质余额的账户
(三)抵减附加账户。是依据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不同,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或附加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质余额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