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资讯

2019年中考地理要点复习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

来源:www.ygccar.com 2025-05-03

资讯

中考地理要点复习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

1、提出证据了解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一直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一直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等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大家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4)北极星高度的变化;(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 (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愈加大

南纬(S):向南愈加大

断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愈加大

西经(W):向西愈加大

断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址的地点,比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址地方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无需方向)

5、用事实分不要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瞰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

旋转特征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一直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
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①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近日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近日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近日后)和秋分日(9月23近日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③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热点专题

  • 2012商洛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 2012咸阳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 2012延安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中考]2021中考数学要点:轴

[中考]2019年中考数学:用计